日前,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2021年第7号中国国家标准公告”,GB/T 15109-2021《白酒工业术语》及GB/T 17204-2021《饮料酒术语和分类》两项国家标准正式发布,实施日期为2022年6月1日。
其中,新《白酒工业术语》明确规定固态法白酒不能添加任何酒精和添加剂,液态法和固液态法白酒可添加粮谷类酒精,但不能添加其他原料酒精和添加剂。若酒中添加了非谷物成分,则不能叫“白酒”,只能叫“配制酒”。
一时间,有市场传闻,国内大多数的白酒将不再叫白酒,事实是否如此?此外,新《白酒工业术语》还在哪些地方进行了修订?会引发低端酒的涨价潮吗?整个酒水行业又会有哪些变化?
针对以上问题,新京报邀请了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首席酿酒技术顾问张五九,源坤技术总监、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邹强,仁怀市酒协副秘书长周山荣,酒业营销专家蔡学飞,酒水行业研究者欧阳千里一起开展“圆桌”讨论。
1. 新《白酒工业术语》在哪些地方有较大的改动?
张五九:“新国标”中,白酒对应的英文名字明确为“Baijiu”,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层面,进一步明确英文术语和专用语言,对于中国白酒的文化输出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邹强:新《白酒工业术语》的修订使术语定义更加准确清晰,更强调术语中有定性意义的工艺特点,比如在原料上增加了“粮谷”和“谷物”的定义,在生产设备上根据白酒行业机械化现状增加了“发酵槽”和“装甑机”等定义,在香型上增加了酱香和芝麻香“堆积”工艺的术语和定义。还有就是,新修订标准中,凡是加了食用添加剂调香调味的酒,不能再叫白酒,叫配制酒或“调香白酒” ,只有固态法白酒、液态法白酒和固液法白酒才能称为白酒。
2. 为什么“新国标”将调香白酒从白酒分类中剔除,明确其属于配制酒?
邹强:调香白酒是以固态法白酒、液态法白酒或食用酒精为酒基,添加食品添加剂调配而成,具有白酒风格的配制酒。之所以从白酒分类中剔除,主要在于在规范白酒定义的基础上,让食品添加剂在酒中的使用有的放矢。同时,配制酒允许使用食品添加剂,这也契合调香白酒的定义。
蔡学飞:配制酒实际上就是多种酒体的一种混合,中国酒类生产现在走品质化道路,我们以固态法为标准,追求的就是对传统工艺的一种延续与创新。
3. 为什么“新国标”中液态法白酒和固液法白酒将明确不得使用非谷物食用酒精和食品添加剂?
张五九:首先,这是“品质诚信,服务诚信、产业诚信”的一个体现。我们作为服务者,要让消费透明,要让大家放心,吃得明白。其次,白酒是一种食品,里边会进行一些风味调节,比如用小麦做酒精,就会带有天然的香气,各种生物物质加起来才是最好喝的。
邹强:按照定义,应该是只能使用“谷物食用酿造酒精”。一方面,企业在设计固液法白酒和液态法白酒时只能按照要求,使用大米、玉米、糯米等谷物发酵酿造的酒精,不能使用食品添加剂,这对规范食用酒精和添加剂在白酒行业的应用有重要作用。第二,从行业层面,白酒行业面临的两个比较敏感的词是食品添加剂、食用酒精,通过标准进一步规范食用酒精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可以让行业更加健康地发展。第三,从消费层面,可以让消费者更加放心和明白酒消费,利于逐步纠正消费者对食用酒精、食品添加剂、液态法白酒和固液法白酒的片面认识。第四,将食品添加剂从“白酒”中剔除,利于保护“白酒”的纯粹性,更利于白酒行业传承传统的酿造技艺。
4. 新《白酒工业术语》会对酒行业带来哪些变化?
张五九:首先,我不认为《白酒工业术语》的修订会对酒行业带来很大的冲击,因为这个修订是在广泛征求行业各个企业意见后建立的一个标准。其次,酒行业的发展历来提倡的就是规范和自律,《白酒工业术语》的修订可以让我们行业更加规范。
邹强:《白酒工业术语》是白酒行业的基础标准之一,通过修订,对标准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使标准更加科学、严谨、合理,充分反映我国白酒行业发展新情况、新形势,保障白酒行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同时,该标准的修订将进一步完善白酒技术标准体系,促进对白酒行业传统酿造技艺的保护,并鼓励行业创新。
周山荣:中国白酒的历史特色就是谷物酿造。《白酒工业术语》会成为“一株发芽的草”让酒行业更加规范。2022年6月后,白酒还叫“白酒”,但已不是今天的白酒。
蔡学飞:从目前我了解的情况,首先会影响以食用酒精为主原料的中低端酒企,新的标准把它们排除在白酒的范围之外,也就意味着它们未来的生产标识会发生一定的改变,可能产品要重新调整。其次,对于一些区域的中小型企业影响也比较大,此前,它们的生产一直都属于一个相对比较原始、传统的状态。新的白酒的标准术语的发布,会对它们有一定的规范作用。
欧阳千里:首先,对于白酒行业而言,将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纯粮酒、非纯粮酒,其次,“新国标”实施后,低端白酒会逐渐出现分化,很多“调香白酒”将露出“本来面目”,有些低端谷物白酒会加速成为高端光瓶酒。
5. 有观点指出,新《白酒工业术语》将引发低端酒涨价潮,各位认同吗?
周山荣:标准留了一年过渡期,这一年将消化很多东西。要涨、想涨,不等于能涨——真正的低端酒,我个人认为是不容易涨,市场上会出现其他的替代品。
蔡学飞:对于低端酒来说,制作上将不能再采用非粮谷类的这种食用酒精与添加剂,这会促使它们进行产品结构升级,采用更好的原酒,那么采购成本会更高,也会进一步加剧整个中国酒行业的粮食生产的需求量,带来整个行业性的价格升级。
欧阳千里:我认为大概率不会出现涨价潮,因为低端酒涨价很困难,涨价的主动权永远掌握在有品牌力的酒企手中。
新京报记者 赵方园